宁夏盐池张家场古城考古勘探通过验收

2022-11-26

宁夏盐池张家场古城考古勘探通过验收

 

张家场古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城西北17公里的花马池镇东塘村境内,盐池县至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公路G338从城东经过。该城址是目前所知河套地区一座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秦汉时期古城遗址,学术界认为与秦汉时期的昫衍县址有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会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持的张家场古城2021-2022年度考古发掘正在进行中

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西安弘道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限公司获准对张家场古城实施考古勘探,本次工作任务计划对张家场古城内城及古城西南部墓葬区实施考古勘探,计划勘探面积32.75万平方米,现已完成全部工作任务。

宁夏1{xunruicms_img_title}{xunruicms_img_title}{xunruicms_img_title} 

本次工作目标是通过考古勘探,基本摸清张家场古城的功能布局,获知古城及其周边区域内各遗存的属性、特征及保存状况进一步了解古城的文化内涵、堆积状态与分布范围,完成《张家场古城遗址考古勘探报告》,为今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以及城址保护规划方案编制、展示建设等提供系统、详实、准确的勘探资料。

考古勘探工作于2021年9月进场,经过持续近一年的努力,期间因天气及疫情原因中途有间歇,实际投入勘探技工和探工5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0余人,截止2022年8月,在完成勘探分区、勘探单元划分、探孔布设、普探、重点卡探、遗迹研判、拍照、记录、填表等一系列精准操作,城址规模初现,勘探发现城墙、城门、马面、角古、道路、建筑遗迹、夯土遗迹、作坊、水井、灰坑等各类遗迹600余处,发现古代墓葬近300座,揭示出张家场遗址极为丰富的古代文化内涵。

{xunruicms_img_title}{xunruicms_img_title}{xunruicms_img_title}{xunruicms_img_title} 

盐池县地处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部边缘,系毛乌素沙地南缘,亦是古代边关之地,勘探地点紧邻明长城“二道边”,长城烽燧近在咫尺,最近处相距不足100米。该地区深居内陆,气候环境干燥,风沙较大,工作及生活环境较为艰苦,工作人员仍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保证了此次考古勘探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由于疫情原因,《张家场古城遗址考古勘探报告》完成及向业主单位全部档案资料提交后,延至2022年11月25日,在盐池县张家场考古基地组织进行了《盐池县张家场城址考古勘探项目》验收会,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验收会,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列席了会议,自治区文物局张玉处长主持验收会。

{xunruicms_img_title}{xunruicms_img_title} 

专家组成员在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西安弘道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及业务成果汇报后,对城内道路、夯土台、水井等遗迹,以及城址的功能分区、墓葬区各时期墓葬的分布规律等问题做了提问,随后检查、复核了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全部资料成果,经认真讨论,评审认为本项目组织科学、规划合理、准备充分,合同规定勘探面积30万平方米,追补增加2.75万平方米,计划完成勘探面积32.75万平方米,实际完成勘探面积33.65万平方米,按期完成了合同规定的考古勘探任务。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资料详实、记录规范,最终形成的各种记录档案如照片、表格、线图、文字、RTK测绘等全部资料成果符合专业要求。内城、城南区及西南墓葬区等三大片区勘探发现城墙、道路、房址、窑址、水井、灰坑、墓葬等各类遗迹900余处,基本查清勘探范围的地层堆积、遗迹分布情况,提交的文字、照相、绘图、测绘等四大记录完整。特别是对城址区及相关遗迹的调查勘探,充分利用普探、重点勘探、辅挖小型探沟、十字剖面等各种不同手段。对于不在合同范围的外城遗址,考虑到遗址的整体性,也一并进行了调查、航拍,使得下一步对于张家场城址范围的确定有了宏观的了解。

专家们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完成成果为优秀。专家们建议在此次勘探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考古调查与勘探,了解外城的四至范围与文化面貌,为后续考古发掘、研究与大遗址的保护利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供稿:唐淼琪)

返回顶部